用户未登录!   用户登录   登出   用户注册   广告服务  三九网论坛首页   繁體   交朋结友



《三九网论坛》39want.com 手机三九网论坛
笔论天下 中国论坛 海峡两岸 华夏风情 文化生活 华侨华人
留学移民 车迷一族 都市闲情 港澳论坛 谈股论金 工商经济
旅游玩照 校园晨曲 青春之歌 非诚勿扰 时尚女性 婚姻家庭
茶余饭后 北京东北 科学领域 电脑网络 数码电子 卡漫电玩
娱乐影视 视频欣赏 饮食厨艺 医疗健康 夕阳生辉 黄河之滨
幽默笑话 史海钩沉 小说文学 宠物当家 求职工作 法律之窗
风水命理 军迷天地 免费广告 华南西南 亚洲论坛 美洲论坛
欧洲论坛 非洲论坛 环太论坛 经典乐韵 体坛风云 足球世界
篮球频道 哺养婴幼 人文讲坛 高端科技 企业工业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 大国争雄 人物访谈 消费买卖 大众创业 励志人生
 [返回中国论坛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标题: 中国遭遇第一波少子化冲击:5600座幼儿园消失了

 用户笔名:lily998   发布于 2023-05-22  已读: 1096  ( 本贴子由网友发布,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减少的177万幼儿和消失的5600所幼儿园。
 
 赵蕾园长认真地计算过一次,去年,她所在的幼儿园,周边刚满3岁的户籍生有160个,今年在幼儿园招生开始前,她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大约只有一半多一点,70多个孩子。
 
 她是一所杭州公立幼儿园A园的园长,公立幼儿园不必为生源问题发愁。A园生源的构成主要是人、房子、户口都在片区内的户籍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赵蕾猜测,孩子少了,可能跟2020年的生肖是鼠有关系。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向更小年龄排查,2-3岁的这一部分户籍生有120多个,也比往年少了一部分。
 
 如果纵向比较,2021年的生源跟2020年相比也在减少,2021年赵蕾所在的幼儿园开了10个小班,但2022年就只开了8个班。一个班的人数在25—30人之间,今年减少2个班,少了大约50个孩子。
 
 本地生源一般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但像今年这样骤减一半的情形并不多见。
 
 2022年开始,她看到了杭州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倒闭和合并,这些幼儿园,受困于地点偏远,服务区生源较少,招生存在困难,生存压力逐渐凸显。
 
 这是在常住人口1193.6万人的杭州,所真实发生在学前教育行业的境况。
 
 相比于人口基数较大的杭州而言,低线城市、北方城市的表现更明显。
 
 河北唐山一家公立幼儿园,已经做了6年幼儿园老师的张瑶观察到,她带的学生从小班到大班都是40人左右。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小班的学生变成了30人左右。公立幼儿园招生名义上是划片的,有房子、户口所在地的限制,但根据张瑶说:“以前报的人多就划片,现在招不够就都要了” 。
 
 从近三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幼儿不够了,不是仅存于某几个城市的问题。
 
 在2015到2020年的6年间,每年都有50万—200万之间的在园幼儿增量,而近三年,在园幼儿数量分别为4818.26万人,4805.21万人,4627.55万人。也就是说2021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减少13.05万,2022年减少177.66万,同比减少3.70%。
 
 
  

 
 幼儿园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多年后骤减。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2年,幼儿园减少5600所,这是从2008年以来,15年首次有幼儿园数量减少,减幅约为1.94%。
 
 赵蕾和张瑶都认为,幼儿园面临的生源不足与出生率下降,孩子减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整个幼儿教育行业都不得不做好准备面对新变化。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公立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教育局,学费、保育费、伙食费是以普惠标准制定的,带来的收入并不是支撑幼儿园运转的唯一动力,但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学费则是学校的房屋、设备设施、师资力量和其他投入的主要来源。
 
 像赵蕾所在的公办幼儿园,无需为生源的波动而发愁,生源减少基本不影响整个幼儿园的运行。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毛入园率指本地在园幼儿数除以本地3—6岁出生幼儿总人数,幼儿园的减少幅度低于在园幼儿能解释数字增长的原因。
 
 
  

 
 园多娃少之下,并不是所有幼儿园都萧条,两极分化依然存在。
 
 根据赵蕾的观察,一些杭州老城区的公办幼儿园,今年依然有学位不足,一表生爆棚的情况出现。
 
 按照被录取的次序来排,杭州的学前幼儿到小学生都按照一表生到四表生的顺序排列。
 
 其中,最优先被录取的是一表生,孩子和父母都是本地户口,有房且户口和住房地址一致,因此人口较稳定的老城区,曾经有“入园难”的困境,现在依然没有得到有力缓解。
 
 接下来的二表、三表、四表序位,则分别是以爷爷奶奶的户口、集体户或居住证、积分为入学排名的依据。
 
 那些倒闭或被合并的幼儿园,赵蕾认为可能是办学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差,也可能是因为所在地区人口流动性过大,生源容易骤减。
 
 另一些在少娃趋势中逆势增长的幼儿园,则是一些以双语或者国际园为招生亮点的学校。这些幼儿园打出差异化,有自己的独特卖点,那么根据综合办学成本、办学质量、社会承受能力等情况制定费用后,这样的幼儿园还是可能有不菲的收益。
 
 潘雨是一所私立幼儿园的教师,地点在杭州的老城区里,这所幼儿园以各种外教课、创意课以及设施丰富受到家长们的欢迎。据潘雨说,幼儿园的生源并没有明显减少,反而今年招生有扩张的迹象。这家幼儿园收费并不便宜,公立幼儿园包含保教费、代管费、伙食费等费用在内,一学期价格在3000—4000元,而潘雨所在的这家幼儿园,一学期的费用超过1万元。园长在今年有意要合并周围一所小规模的民办园。
 
 一面是大数据上的萧条,一面是局部的繁荣,幼儿的减少带来的并不都是烦恼,一些幼儿园反而有了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扩张的机会。
 
 老师的危机
 
 5月21日晚,吴老师和人口经济学家、携程董事长梁建章在直播中讨论人口问题时提到了可能蔓延的影响。梁建章指出,现在少生孩子,以后孩子长大要买房的时候,房子的需求也会减少。而眼下已经体现出的问题是,过两年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会减少,学校老师也将减少。
 
 参照韩国,老师减少现象或许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烈。新华社的一则新闻显示,韩国学龄人口急剧下滑,因此韩国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削减20%到30%。
 
 在中国,因为不少公办园幼儿数量的骤减,已经使得幼师的流动性增强。
 
 公立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由在编教师和非编教师组成,在编教师可能会随着生源的变化情况增减。赵蕾说,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教学、线上教研等方式工作也不停的,付给老师和保育员的工资和奖金待遇一分都不少。但流动性则很明显地体现在非编教师这一人群中,每一个班会配备2名教师和1名保育员。如果出现班次减少的情况,非编教师则可能被分配到其他幼儿园。
 
 赵蕾也考虑过,除了因为生源多少将非编教师进行调动,也可能在公立幼儿园实施末位淘汰等制度。而对于在编教师来说,几乎没有流动性。疫情期间,教师和保育员的工资正常发放。
 
 
  

 
 公办幼儿园的收入构成比较多元,有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补助收入,有幼儿园通过开展教育、保育等活动获得的事业收入,还有一些社会捐赠等收入。但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收入远低于公办幼儿园,严重依赖事业收入,这也导致民办幼儿园对成本格外敏感。
 
 潘雨所在的私立幼儿园,营收过分依赖于学生的学费,在疫情期间,招生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老师的待遇有所下滑,潘雨有自己的副业,这份工作对她而言更像是与社会保持连接的工具。“不然光指着这点钱生活太难了。”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24.42万人,比上年增长1.67%。而在2021年、2020年的增速分别为9.53%、5.44%,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的增速明显放缓,这样的凉意在逐渐向上蔓延。
 
 一名唐山的小学老师陈琦关注到,小学老师的招聘名额正在减少,小学生的数量也在减少。近两年,公立学校老师的公开招聘,名额在减少,每年的入学情况,差不多以一个50人的班级速度递减。
 
 随着学生减少,像陈琦一样的年轻老师都有一样的疑虑,老师的饭碗是不是没有那么稳固了?
 
 2022年12月,宁波市教育局官网发布关于《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称,贵州市在今年3月,官宣了《贵阳贵安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陈琦一直在关注这些新闻,和她一起进入这所小学的老师在3年内几乎走完了一批。这些年轻老师离职的原因除了累和工资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源问题的担忧,陈琦认为,随着学生减少,以小班的方式维持原来的教师配置不太可能,而到时候多出来的老师的位置会越来越游离,“总会想办法逼人走的”。
 
 异军突起
 
 幼儿园数量减少,但另一个与幼儿园重叠度极高的机构正在异军突起。幼儿园与托育机构最主要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主管部门,幼儿园归教育部管,托育机构归卫健委管;另一个是年龄,幼儿园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而托育机构针对3岁以下的孩子。
 
 最早的备案来自于2019年,2019年到2023年2月末,共查询到全国(除上海,上海有独立备案网站)备案托育机构数量为22838家。
 
 在幼儿园减少5600家的2022年,托育机构备案增长了14193家。
 
 而且托育机构正呈现从营利转普惠的趋势,这样的转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公示备案数据显示,“幼儿园托育中心”“幼儿园托育部”字样的机构有3932家,其中非营利性和事业单位占绝大多数,合计超过90%,其中有3682家分布在浙江。
 
 浙江在2022年的6月,引发了开设托班幼儿园登记工作的通知,完成登记的幼儿园行政管理权限不变,仍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但卫健部门会为幼儿园配备兼职健康管理员。这则消息明确了一件事情,幼儿园的托育业务由教育部门主管,卫健委配合。也给全国的幼儿园打了个样:怎么把多余的学位资源转为托位,把空置的资源利用起来。
 
 在公众号托育研究员的全国备案托育机构数据观察报告(截至2023年2月)中显示,注册名称一般为“幼儿园托育中心”“幼儿园托育部”的机构共有3932家,占备案机构总量的17.2%,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省。
 
 梁建章也肯定了托育的作用。他认为,幼托能帮助女性平衡职业生涯,(生孩子)前几年可能有非常大的压力。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支出,建设很多普惠性托儿所的话,对于减轻职业女性的负担会有一定的帮助。
 
 赵蕾的幼儿园,已经着手将多余的学位转为托位,接收2—3岁的孩子入院托育,减轻周围居民的托育压力。将公办幼儿园的资源利用起来转托育,这条路在赵蕾看来也值得探索。
 
 幼儿园的未来
 
 打通了教育部门和卫健委之间的壁垒,还有幼儿园和托班的营利问题,这也是关乎一些幼儿园生死存亡的大事。
 
 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4.57万所,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为84.96%。普惠园,是指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开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站在家长的视角看,普惠园的收费接近公办,是个不错的选择。
 
 敦促民办幼儿园变成居民能负担得起的普惠园,是一件好事,但难点在于钱谁来出。
 
 以生均公用经费来说,这是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在该区域内统一实行的、对中小学校按照计划内学生人数的财政拨款标准。北京在5年前曾经为了加强学前教育,对所有普惠性幼儿园一视同仁,无论公办、民办,政府的生均补助标准是一样的,家长缴纳的学费是一样的,实现了办园标准统一、财政补助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教师待遇统一。
 
 
  

 
 但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2018年,北京市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由3%提高到10%。
 
 2022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627.55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144.05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例为89.55%,比上年增长1.77个百分点,普惠园的比例仍然在增长。
 
 熊丙奇在2020年就曾经提出过民办幼儿园营利的探讨。
 
 各地为了加快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变成普惠性的转型,存在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勉强坚持做普惠园的民办园,只能通过降低教师工资,兴趣班收费等形式维持生存。尽管政府鼓励更多营利性的民办园去做普惠园,但一些强制性的要求,反而让营利性幼儿园的生存空间更狭窄了。
 
 熊丙奇坚持,应该给学前教育足够的经费保障,而非强推营利性民办园转普惠园,忽略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权利,最后让家长、园长、政府全都不满意。
 
 从托育机构的数据变化来看,也绕不开营利和普惠的取舍。备案托育机构以营利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其中,营利性机构数量占比最高,超过一半。
 
 2020—2022年,营利性机构比例逐年下降,但非营利性和事业单位性质机构逐年提升。
 
 营利性类别机构数量占比在2021年达到高峰,超过70%,而在2022年,营利性机构的占比低于一半,只有48.2%。
 
 意味着即便幼儿园可以将多余的资源转向托育,仍然需要更多来自政府的经费支持,这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波少子化的冲击下,幼儿园或可挖掘以托育使用幼儿园资源的可能性,但一切仍要看财政的支持是否到位。
 
 2022年9月,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
 
 其中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在2021年达到2700亿元,年均增长20.6%,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因此,在幼儿园的困境面前,将多余学位转换为托位,避免重复投入,既能缓解学前教育的困境,还能减缓年轻人的婚育压力,这或许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出路。
 
 *文中赵蕾、潘雨、陈琦均为化名。

 分享到:32.9K


[返回中国论坛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全部帖子:

  此帖下无跟帖 .....


[返回中国论坛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用户未登录!
论坛主题:《 中国论坛 》 加跟帖操作
用户笔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立刻注册
帖文标题: 匿名发布(无需笔名、密码) 机内图片上传和拷贝代码
帖文内容编辑框:
编辑框内直接 
粘帖图片代码 
和网站视屏代码 


           激活视频/网址连接   不激活网址连接 


新闻阅读:
主题阅读:
HeaderHeader金灿荣:中美关系新特点 HeaderHeader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哪个发展的最好?为什么?
HeaderHeader一场暴雨让退林还耕成了笑柄!几十年成果付诸东流,谁该为此负责 HeaderHeader中国遭遇第一波少子化冲击:5600座幼儿园消失了
HeaderHeader下等人装聪明,中等人装实在,上等人...... HeaderHeader人太闲,是一场灾难
HeaderHeader中国的生存法则变了,你再不懂就彻底晚了 HeaderHeader中国新冠染疫人数暴增,专家担心出现致病性和致死率更强的新变异毒株
HeaderHeader美债上限提高到51万亿美元,美国摆明想当老赖,好在还有办法补救 HeaderHeader5年狂印99万亿 工资不涨 房价也不涨 钱都哪去了?
HeaderHeader日本经济,会再度失落十年吗? HeaderHeader新冠疫情4年印钱百万亿 为啥中国滑向通缩?
HeaderHeader野心暴露?马云的湖畔大学被国家“除名”,其建校目的令人深思? HeaderHeader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HeaderHeader HeaderHeader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HeaderHeader真正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 HeaderHeader女人到了中年以后,大多生理需求会比男人更强烈?听听女人的大实话
HeaderHeader社会最大的奇观:富人在吃苦,穷人在享乐 HeaderHeader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
HeaderHeader染发致癌?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得出结论 HeaderHeader全球公认长寿的14个行为,你中了几个?
HeaderHeader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HeaderHeader孙殿英当土匪掘清陵,让人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HeaderHeader拜登全球抢人再出狠招,把沉没4年的一种外籍特殊签证恢复了! HeaderHeader孙殿英当土匪掘清陵,让人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HeaderHeader1983年“严打”到底处决了多少人?人数多到难以想象 HeaderHeader俄乌战争愈发残酷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俄罗斯
HeaderHeader当大陆女演员无戏可演 为何杨紫琼能奥斯卡夺魁 HeaderHeader沈殿霞去世15周年,郑欣宜深夜追忆,继承千万遗产
HeaderHeader国产AI跟ChatGPT热侃:话家常、斗智商、互相夸赞 HeaderHeader沙利文:依托科技战略“四大支柱” 美国正在崛起
HeaderHeader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和规矩 HeaderHeader俗语“五月不盖房,六月不搬家”,老祖宗的告诫,非常实用!
HeaderHeader中国海军终于让美军想起了常规潜艇的好? HeaderHeader普里戈津流亡白俄 瓦格纳叛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HeaderHeader HeaderHeader普里戈津流亡白俄 瓦格纳叛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HeaderHeader李嘉诚,多事之秋 HeaderHeader预亏千亿,被嘲是废桥,中国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
HeaderHeader如何判断你们是“激情”还是“爱情”? HeaderHeader女人渴望被你“拿下”,会主动有这三种肢体语言,男人要懂
HeaderHeader恒大停牌500多个日夜,许家印最新身家曝光,缩水80% HeaderHeader为什么富人越玩越富,穷人越忙越穷?不想再穷,死记七不买三不卖
HeaderHeader守好五个字,修好一片心 HeaderHeader做人的十大境界、十大原则、十大醒悟、十大心机、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