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未登录!   用户登录   登出   用户注册   广告服务  三九网论坛首页   繁體   交朋结友



《三九网论坛》39want.com 手机三九网论坛
笔论天下 中国论坛 海峡两岸 华夏风情 文化生活 华侨华人
留学移民 车迷一族 都市闲情 港澳论坛 谈股论金 工商经济
旅游玩照 校园晨曲 青春之歌 非诚勿扰 时尚女性 婚姻家庭
茶余饭后 北京东北 科学领域 电脑网络 数码电子 卡漫电玩
娱乐影视 视频欣赏 饮食厨艺 医疗健康 夕阳生辉 黄河之滨
幽默笑话 史海钩沉 小说文学 宠物当家 求职工作 法律之窗
风水命理 军迷天地 免费广告 华南西南 亚洲论坛 美洲论坛
欧洲论坛 非洲论坛 环太论坛 经典乐韵 体坛风云 足球世界
篮球频道 哺养婴幼 人文讲坛 高端科技 企业工业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 大国争雄 人物访谈 消费买卖 大众创业 励志人生
 [返回黄河之滨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标题: 复兴之路上,无须流连“大国记忆”

 用户笔名:maidong   发布于 2022-08-14  已读: 2083  ( 本贴子由网友发布,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儒家血脉深厚如康有为也承认:“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钱穆认为,中国不可能永远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但也无法恢复宋明时代的旧光景。
 
  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复兴”,是效法世界先进经验并在现代工业文明中接受锤炼的结果;源自汉唐盛世的“大国记忆”令不少人陶醉,却无法为这种复兴提供内生的动力。
 
  “复兴”一词,正如罗志田先生《从文化看复兴与崛起》(原载《读书》2014年11月号,下称《从》)一文中所说,“复兴与崛起两词都很流行”。至于为何流行,原因有二,一是“国家提倡”,二是“精英响应”。简而言之,在当今态势下,“复兴”一词,显示出它作为国家和精英均认同的话语权力顶端的意义,成为流行语实乃理所当然。
 
  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当下使用的“复兴”,是汉语话语系统里的“复兴”,还是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复兴”?其次,“复兴”的元点何在?是基于对未来的构想,还是基于对过去的回忆?对此,恐怕没有哪个答案可以让当下使用“复兴”一词的所有人都满意。
 
  《从》文就此认为,实现“复兴”,就要展示出中国曾有过的辉煌“文质”,进而把中国从晚清走向没落的记忆,也就是把“大国不存”的失忆里挽救出来,还原于中国曾经拥有的、几千年的大国记忆。然而,在这一系列有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里,《从》文却似乎忽视了: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中国,并非出自那个老帝国及老帝国的文化枯枝里发的新芽,而是出自中国从晚清起向西方学习,从而催生出的、完全不同于100多年前的新枝。
 
  1文化衰颓,是旧中国没落的前奏
 
  中华老帝国的那段枯枝,大约是这种情状:一、整个社会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二、其文化即“文质”亦是建立在农业时代之上。正如钱穆所说,“(进入晚清的)中国社会一向栽根于农业经济上,骤然接触到近代商业经济性的西方社会,便手足无措了”。
 
  将时钟拨回16世纪,这个星球的东西两端,中国尚在明王朝鼎盛时期(清人甚至称其“远迈汉唐”)。而在西方,自佛罗伦萨开启的文艺复兴,正由地中海向北推进。按照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叙述,此前,大小暴君建立起独断的政治制度,令“佛罗伦萨的作家们深恶痛绝”,于是,旨在反对暴君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发声了。得益于他们的鼓与呼,威尼斯、佛罗伦萨等相继建立起共和制度,逐渐摆脱神权束缚,加快了个人的发展,从而更加廓大地开启了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这些城市,一方面强调“最获利的工业体制的建立和商业途径的开辟”;另一方面则强调城市的最高目的是“生活和权力的享受”。
 
  欧洲的文艺复兴,最开始确实像一场模仿秀,但它绝非古希腊或古罗马的简单复制,而是一场全新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人权利和关于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变革。以此为肇始,15、16世纪的东西方愈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世相。在中国,农业文明牢固地主宰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文质”依然是千古不变的儒家文化。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却因为文艺复兴,从此开始走向光明的年代。换句话说,文艺复兴让欧洲整装待发、拓土扩疆,而中国则依然在“老大帝国”的光环中,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之“中”国。
 
  从1500年到1900年的500年间,欧洲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无论政体,还是经济,抑或文化,实现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化的实质性变革。中国却沉溺在农业文明里无法自拔,汉唐的大国记忆逐渐模糊。最终,先前还被视为蕞尔小国的英国,在1840年,仅仅动用了舰船40余艘、士兵4000名的部队,就把大清帝国打懵了。此时,后者的皇帝以及士大夫们仍不懂得,击败自己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更是欧洲在文艺复兴后文化强势的成果。
 
  从此,中国的大国记忆开始瓦解、崩溃、坍塌,最终被埋进了历史。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并非从近代才开始。只要看看周边国家,尤其是曾经受到过中国文化巨大恩泽的日本的态度,我们就会发现,在明代,虽然日本仍以“臣”的方式祝贺明成祖永乐大帝即位,但日本使臣口中第一次出现了“日本国王臣源”的称呼;再看日明两国的商业贸易,日本对明的出口远超之前所有年代,譬如明宣德年间即15世纪30年代,日本向明出口刀剑高达10万把,而像进口《四书集注》这样的文化经典,与唐宋比,已经少得可怜之可怜了。在现实中,我们却屡屡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的衰退与没落,是从晚清才开始的——而且,还仅仅把这笔“账”算在鸦片战争以降的各路列强上。
 
  2现代化的实质在于“西学为体”
 
  列强入侵给中国人留下了至今挥之不去的灰色记忆。但从另一面讲,如果不是列强打开了清帝国的大门,后者便不会迅速灭亡。继之而起的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制度视角和文化视角。在制度方面,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结束帝制、建立共和的国家;在文化方面,它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愿意(或被迫)向日本学习,进而向日本的老师西方学习。
 
  谈及那段历史,《从》文引用康有为的话,称中国“五千年光大宏巨,长久而无恙”。不过细细揣度,这更像是一介儒生的情绪化反应。我们不能忽视,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康也曾在《上皇帝书》里大声疾呼:“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康有为所说的“守旧”,显然不仅指政体,也指文化;康有为希望的“速变”、“全变”,也显然不仅指政体,也指文化。换句话说,儒家血脉深厚如康有为也意识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然不能承担起大国文化的表征了。既然如此,一句无比光鲜的“五千年光大宏巨”,还剩下多少说服力呢?正因如此,“数千年之文教,竟因数十年之贫弱而淡忘”一说,更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不是人们非要谈忘,而是历史走到19世纪,中国曾拥有过的汉唐“大国记忆”,早已沦落为一个虚幻的光环了。
 
  感谢辛亥,更应感谢五四。五四运动,让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一次经历欧风美雨而重新认识自己。无论辛亥革命,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不是也不应是令“大国记忆”失却的罪人,恰恰是中国重拾大国记忆的开始(尽管是从“耻辱”开始)。如果中国有过“文艺复兴”,那五四新文化可以自豪地讲,它担当起了这份“筚路蓝缕”的荣誉。如果说佛罗伦萨的“复兴”是对希腊罗马的致敬,中国的这场“复兴”就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致敬。
 
  应当说,中国复兴的历史,是建立在看似西学为用、实则在某些方面西学也为体(“共和”即是)之上的。为何如此?因为,五四精英最清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的痼疾。《奉答王敬轩先生》开宗明义地提到,“本志(即《新青年》)排斥孔子,自有排斥孔子的理由”。什么理由?在刘半农们看来,“昌明圣道的那套老曲子已经唱了两千多年”,那些个“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老曲子既不能强筋也不能健骨,所以,供了“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大成孔子”的灵位与灵牌,应当撒下,该供奉“德先生”与“赛先生”了。中国近现代的复兴是从科学与民主开始的,而科学与民主并非只是西学的“用”,也是西学的“体”。
 
  即便是“中学”的坚定守护者钱穆,作为有远见灼识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他也远较当下许多宣扬“中学为本”的人清醒。钱穆曾写道:“中国社会不会长期停留在殖民地化的状态下,也决不会回复到宋明以来科举社会的老路去”(钱穆《中国社会演变》)。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之所以会在晚清那般的一败便一败涂地,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农业文明,已经不属于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了。
 
  

  3远去的辉煌承载不起复兴重担
 
  如果,我们非要把当汉唐的大国记忆看成大国记忆,那也只是农业时代和农业文明的大国记忆。1500年以后,因文艺复兴而觉醒的欧洲,开启了这个世界的全新时代,宣示了工业时代与工业文明、商业时代与商业文明的到来。晚清以降,中国也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一历程至今仍未结束。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的“复兴”不是建立在中学为体之上的,中国的“复兴”是汇进世界之中而呈现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用30年时光,进一步证实了当初的选择的合理性;同样证实了中国走向世界、走进世界的合理性。通过这种选择,我们得到了先人不敢想、不曾想到的“回报”: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与所谓的“文化主体”无关。如果还有人质疑,不妨反问:我们曾有过那般辉煌的“文化主体”,怎么没能拯救晚清的制度和文化?重拾所谓“文化主体”,是否真的可以实现更大的“复兴”?前者已由历史做出了结论,我们没有必要去反悔。因为,这一条走过来的路,看起来要比那唱了两千多年的“昌明圣道”的文化要管用。至于后者,眼下既无从证实也无从证伪。但有一条,始终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当下所处的时代,早已经不是农业文明的时代,而是异彩纷呈的工业化的时代。既然如此,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如何承担得起令在工业时代成为大国的中国实现更大“复兴”的责任呢?
 
  大国记忆,当在大国的梦想和实践的“现在进行式”中展示。

 分享到:32.9K


[返回黄河之滨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全部帖子:

  此帖下无跟帖 .....


[返回黄河之滨首页] [返回三九网论坛首页]    用户未登录!
论坛主题:《 黄河之滨 》 加跟帖操作
用户笔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立刻注册
帖文标题: 匿名发布(无需笔名、密码) 机内图片上传和拷贝代码
帖文内容编辑框:
编辑框内直接 
粘帖图片代码 
和网站视屏代码 


           激活视频/网址连接   不激活网址连接 


新闻阅读:
主题阅读:
HeaderHeader金灿荣:中美关系新特点 HeaderHeader苏联解体后的15个国家,哪个发展的最好?为什么?
HeaderHeader一场暴雨让退林还耕成了笑柄!几十年成果付诸东流,谁该为此负责 HeaderHeader中国遭遇第一波少子化冲击:5600座幼儿园消失了
HeaderHeader下等人装聪明,中等人装实在,上等人...... HeaderHeader人太闲,是一场灾难
HeaderHeader中国的生存法则变了,你再不懂就彻底晚了 HeaderHeader中国新冠染疫人数暴增,专家担心出现致病性和致死率更强的新变异毒株
HeaderHeader美债上限提高到51万亿美元,美国摆明想当老赖,好在还有办法补救 HeaderHeader5年狂印99万亿 工资不涨 房价也不涨 钱都哪去了?
HeaderHeader日本经济,会再度失落十年吗? HeaderHeader新冠疫情4年印钱百万亿 为啥中国滑向通缩?
HeaderHeader野心暴露?马云的湖畔大学被国家“除名”,其建校目的令人深思? HeaderHeader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HeaderHeader HeaderHeader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HeaderHeader真正的成功,就是家庭幸福! HeaderHeader女人到了中年以后,大多生理需求会比男人更强烈?听听女人的大实话
HeaderHeader社会最大的奇观:富人在吃苦,穷人在享乐 HeaderHeader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
HeaderHeader染发致癌?哈佛大学调查11万人长达36年得出结论 HeaderHeader全球公认长寿的14个行为,你中了几个?
HeaderHeader暴政只是假象,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后代史官不敢写也不想写 HeaderHeader孙殿英当土匪掘清陵,让人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HeaderHeader拜登全球抢人再出狠招,把沉没4年的一种外籍特殊签证恢复了! HeaderHeader孙殿英当土匪掘清陵,让人没想到,他的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HeaderHeader1983年“严打”到底处决了多少人?人数多到难以想象 HeaderHeader俄乌战争愈发残酷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俄罗斯
HeaderHeader当大陆女演员无戏可演 为何杨紫琼能奥斯卡夺魁 HeaderHeader沈殿霞去世15周年,郑欣宜深夜追忆,继承千万遗产
HeaderHeader国产AI跟ChatGPT热侃:话家常、斗智商、互相夸赞 HeaderHeader沙利文:依托科技战略“四大支柱” 美国正在崛起
HeaderHeader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和规矩 HeaderHeader俗语“五月不盖房,六月不搬家”,老祖宗的告诫,非常实用!
HeaderHeader中国海军终于让美军想起了常规潜艇的好? HeaderHeader普里戈津流亡白俄 瓦格纳叛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HeaderHeader HeaderHeader普里戈津流亡白俄 瓦格纳叛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HeaderHeader李嘉诚,多事之秋 HeaderHeader预亏千亿,被嘲是废桥,中国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
HeaderHeader如何判断你们是“激情”还是“爱情”? HeaderHeader女人渴望被你“拿下”,会主动有这三种肢体语言,男人要懂
HeaderHeader恒大停牌500多个日夜,许家印最新身家曝光,缩水80% HeaderHeader为什么富人越玩越富,穷人越忙越穷?不想再穷,死记七不买三不卖
HeaderHeader守好五个字,修好一片心 HeaderHeader做人的十大境界、十大原则、十大醒悟、十大心机、十大智慧